四大名亭,是我國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詩歌文章而聞名的景點。它們分別是:安徽滁州的醉翁亭,北京的陶然亭,湖南長沙的愛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。

醉翁亭,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,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,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《醉翁亭記》寫的就是此亭。醉翁亭小巧獨特,具有江南亭臺特色。它緊靠峻峭的山壁,飛檐凌空挑出。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,又屢次復建,終不為人所忘。解放后,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并多次整修。

陶然亭公園位于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。全園總面積59公頃,其中水面17公頃。1952年建園。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,首都北京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。其地為燕京名勝,素有“都門勝地”之譽,年代久遠,史跡斑駁。名聞遐邇的陶然亭、慈悲庵就坐落在這里。秀麗的園林風光,豐富的文化內涵,光輝的革命史跡,使它成為旅游觀光勝地。

愛晚亭位于岳麓書院后青楓峽的小山上,八柱重檐,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,攢尖寶頂,內柱為紅色木柱,外柱為花崗石方柱,天花彩繪藻井,蔚為壯觀。清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一七九二年)山長羅典所建。原名“紅葉亭”,又名“愛楓亭”。后據唐代詩人杜牧《山行》而改名為愛晚亭,取“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”之詩意。

亭內有一橫匾,上刻毛澤東手跡《沁園春·長沙》一詞,亭額上“愛晚亭”三字是1952年湖南大學重修愛晚亭時,毛澤東同志接受校長李達之請,親筆題寫的。亭中方石上刻有張南軒和錢南園游山的七律詩,稱“二南詩”。

亭前石柱刻對聯:“山徑晚紅舒,五百夭桃新種得;峽云深翠滴,一雙馴鶴待籠來”。愛晚亭在我國亭臺建筑中,影響甚大,堪稱亭臺之中的經典建筑。

清雍正《西湖志》卷九:“亭在全湖中心,舊有湖心寺,寺外三塔,明孝宗時,寺與塔俱毀??悸櫺臏犊h志》稱:湖心寺外三塔,其中塔、南塔并廢,乃即北塔基建亭,名湖心亭。復于舊寺基重建德生堂,以放生之所。據此,則舊湖心寺乃今放生池,而今之湖心亭,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。國朝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書‘靜觀萬類’四字,又于閣上御書‘天然圖畫’額。雍正五年重加增葺。”《湖山便覽》卷三:明“嘉靖三十一年知府孫孟訪得之,建亭其上,名曰‘振鷺’,未幾圮。萬歷四年按察僉事徐廷裸重建,額曰‘太虛—點’,司禮監孫隆疊石四周,廣其址,建喜清閣,但統稱曰‘湖心亭’。國朝重加葺治,左右翼以雕闌,上為層樓……。”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書“光澈中邊”額??谷諔馉幒贾轀S陷時,喜清閣樓屋舊址改建為財神殿??箲饎倮笥指臑橛^音大士殿。1953年在觀音殿殿址上新建為一重檐歇山琉璃瓦鋼砼方亭,是50年代建設西湖風景名勝中第一所庭園建筑。1980年在亭的南端,刻置“繭二”太湖石碑一塊。

|